登录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装饰装修网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互学互鉴 创新变革——全球治理下的中国城镇化之路
2017/5/31 11:10:17    来源:中国建设报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挑战已摆在各国政府面前。显然,在这道难题面前并没有所谓的老师和标准答案,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才是最优选择。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挑战已摆在各国政府面前。显然,在这道难题面前并没有所谓的老师和标准答案,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才是最优选择。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之际,5月15日,联合国人居署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中国城镇化智库高峰论坛。其间,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发表主旨演讲,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石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等中方专家展开对话,主张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共同面对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

全球合作应对转型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作为全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对世界其他国家城镇化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人心,中国在城镇化方面的新理念、新实践备受关注。

华安·克洛斯表示,目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发展与合作,让很多城市都能融入其中。同时,“一带一路”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城镇化的发展与提升。

“我们将与中国进行更多的合作,中国城镇化的规模以及中国城市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促使联合国人居署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华安·克洛斯表达了他对联合国人居署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期待。

“中国可以利用在过去30年里积累的经验为实现全球城市可持续化发展作出贡献。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难以避免的教训和遗憾。这些教训同样值得其他国家以及中国自身认真反思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在未来出现同样的问题。”华安·克洛斯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专访时表示,在他看来,各国国情存在差异,城镇化并没有标准模板,因此互学互鉴、合作共赢十分重要。例如,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审议通过的《新城市议程》,就是鼓励各国思考实践,是城镇化应大致遵循的框架和必要原则,而不是解决方案。

在华安·克洛斯看来,城镇化绝非只有政府才应高度重视,而是值得全社会予以认真思考与应对。如果城镇化发展不善,会产生一系列的风险,这些风险不只由城市里的居民承担,不同的机构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且这是一种战略性风险。他举例说,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全球次贷危机让人类意识到在城镇化复杂的体系下,应及时运用新方法应对新问题和新情况。面对后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问题严重,很多年轻人由于没有好的就业机会,成为后工业经济时代城镇化的牺牲品。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管理不善的城镇化、不良的城镇化,都会促使城市问题的产生,从而对整个人类社会也将产生波动性影响和溢出效应。

对此,石楠认为,整个世界正处于后工业城镇化的转型时期,包括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每个城市的转型都是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在转型时期实现可持续城镇化,必然要改变传统模式,这是城市规划师都应该肩负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政府的角色作用也必不可少,比如我国还有很多问题都属于不同层级的政府来承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认识到,城镇化的发展其实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或者说城市与区域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后工业时代的城镇化动力

当后工业经济时代来临时,传统的城镇化道路该去向何方?当人工智能、机器人不断涌现时,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企业从简单的手工劳动转为智能化生产。那些扛着包袱进入城市的人群可能环顾左右,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立身之地”。面对窘境,人们还会“进城”吗?城镇化的速度是否会由此减慢降低?在科学规划下的城镇化还能不能促进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应如何变革“手腕”推进规划、建设、管理进程以适应新时代需求?

实际上这些问题指向的是,在后工业时代,当工业化不再是推动城镇化最主要的引擎时,新的城镇化动力是什么?华安·克洛斯表示,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创新”,做“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未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将成为推动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化推动的CBD和工业园的传统模式都应当终结。”

“我们可能确实要告别商业CBD了,因为它带来的是商业资本主宰经济和主宰城市的模式。未来推动城市发展的是创新和人类,这种背景下的城市形态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不是CBD。”杨保军举例称,传统小汽车模式深深影响了城市走向,它并非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美国人将汽车变为从信用到商业贷款的一种全新汽车生活模式和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继而扩散涵盖了停车场、加油站、保险等上下游行业,其力量和惯性是十分强大的。然而,随着环保理念的兴起,可能会有新的移动交通方式替代原有模式,最终传统模式可能将走向终结。

“未来‘所有人的城市’将更加重视城市与区域规划;更加重视不同层面的互动与合作;更加重视决策者和领导人对城市的创新与改革;更加重视对实施过程的监测与监督。这些共同的理念和准则必将对世界的城镇化进程以及全球的城市规划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杨保军说。

毛其智指出,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反而向往慢节奏的生活;当小汽车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开始注重公共交通。如果将这种思路推而广之,一代代地传下去,这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多改变,“对于中国城市规划事业来说,改革是必然的选择。在面对未来人们多样化的追求、城市多方位的发展之时,也许已有的规划方法和套路早已不合时宜,我们需要做的惟有变革。”

本报记者 田子超 通讯员 胡京京
 
关键词: 中国城镇化
友荐云推荐